为筑牢“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安全防线,提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7⽉12⽇⾄13日,固原市蓝天救援队(固原市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联合宁夏须弥山旅游有限公司在须弥山景区开展实战化防汛应急演练。
此次演练以“以演促建·对标国际·十载砺剑”为主题 ,严格对标国际搜索与救援咨询小组(INSARAG)指南,模拟地震引发山体滑坡、水库水位上涨等复合型灾害,全面检验队伍“响应-执行-复盘”全流程实战能力 。
闻“汛”而动,30分钟完成应急响应
演练于12⽇8时启动,模拟景区内USAR/WSAR两大作业点因地质灾害引发“人员受困”。指挥组通过“119”模拟平台接警后,5分钟内完成灾情信息交叉验证,10分钟内对讲机与应急短信群发系统下达集结指令。40名救援队员携带个人防护装备(PPE)及生命探测仪、液压破拆、水域、绳索等工具专业设备,30分钟内全员抵达集结区,实现 INSARAG国际标准中“90%队员30分钟集结”的响应时效要求。
多场景实战 ,锤炼专业救援硬功
灾害救援现场,USAR 队采用“人工拉网排查+生命探测仪扫描”协同模式,30分钟内锁定2处疑似受困点。针对“⽯块压埋腿部伤员”,队员搭建高空伤员绳索转运系统,及时实施紧急救援,并由医疗组现场诊断“挤压综合征”,开展相关的院前急救措施处置,全程符合INSARAG“ABC创伤处置原则”。
水域搜救环节,WSAR 队联合无人机组构建“空-水协同”搜索网 ,通过无人机航拍定位“落水游客” 。救生艇队员采用“V 型靠泊法”靠近目标,并模拟“背后接近法”救助恐慌受困者,2分钟内完成人员转移。医疗组同步开展心肺复苏演练,以30:2按压-呼吸比成功实现“溺水者”自主呼吸恢复。
对标国际复盘, 以演促练 ,提升救援能力
演练后,评估组结合INSARAG量化指标,从响应时间、协作效率、操作规范性三方面进行复盘,指出绳索系统搭建效率及其他搜救方式等短板并发布整改计划,须弥山旅游公司代表肯定了这次演练成效。
此次演练通过“实战化场景+国际化标准”模式,不仅提升了队伍应对复合型灾害的协同作战能力,也为景区汛期安全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固原市蓝天救援队队长表示 ,将以此 次演练为契机,持续对标国际标准,完善应急机制,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蓝色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