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落实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部署的开局之年,也是自治区红十字会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全面谋划未来五年工作的关键之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致信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自治区红十字会于近期在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红十字风采”专栏,集中展现100例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志愿者、会员以及捐献者、捐赠人的突出贡献和感人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文明新风尚。
百例新生感谢有“宁”
-宁夏第100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莫如曼先进事迹-
志愿者莫如曼用自己爱心凝结的造血干细胞挽救素未相识的血液病患者,成为宁夏第100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莫如曼温柔知性干练,热心公益事业,从第一次登上采血车至今,已坚持无偿献血超过20年。她在2017年献血时,看到了“捐献造血干细胞、传递生命新希望”的宣传海报,了解到采集8毫升血样就可以有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的机会。回想起多年前好友身患血液病,为尽力挽救,她与爱人先后两次为好友捐献成分血,但最终好友遗憾离世,她毅然登记采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时隔4年,莫如曼接到吴忠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她与国内一位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配型相合,是否同意捐献。没想到入库时间不长就能匹配上,作为患者唯一的全相合供者,她不由地心中雀跃,但激动之余,又怕家人不理解。她将这个消息告诉家人时,长期参与公益事业的爱人表示:“虽然稍有担心,但是生命至上,我完全支持,而且会全程陪同捐献”。两个孩子都觉得妈妈是挽救患者的“巾帼英雄”,很为妈妈自豪。
曲曲折折,终成夙愿。自2021年7月配型成功后,由于患者先后出现感染、化疗等状况,捐献一度延期。2022年7月正当莫如曼体检合格计划捐献时,患者病情又出现反复,计划又一次推后;11月患者病情平稳,又因体检超期,莫如曼做了二次体检及复查,符合捐献条件,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患者生病捐献再一次搁浅;直到2023年2月第三次启动捐献流程,莫如曼积极配合,调整工作,在爱人的陪同下,踏上了驰援捐献之旅,最终达成捐献救人的夙愿,成就了一段无比特殊的缘分。完成捐献后,莫如曼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来自患者的感谢信:“您的捐献让我感受到坚强和力量,您的无私奉献让我和家人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真心地谢谢您带给我的新生。”
100例不止是被记录的数字,更承载了100个生命的重量和众多血液病患者的期盼。一代又一代志愿者接过捐献的接力棒,挽救素不相识的患者,把温暖送给最需要的人,他们传递的不仅是一份份爱心,更是一份份责任和担当。
弘扬生命至上 书写无悔青春
-宁夏第108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喻丰先进事迹-
宁夏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喻丰本着对生命的尊重、放下繁忙的工作,放弃中秋节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位血液病小患者宝贵的生命,将这份珍贵的“团圆礼物”送给了这个不幸的家庭。
喻丰是一位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95后”自由职业者,于2017年采集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时间悄悄地飞逝,缘分却一点点在靠近,时隔6年,她终于等来了属于自己的幸运——2023年8月与国内的一位血液病小患者造血干细胞配型相合。她当即表示同意捐献:“这是我送给小患者的中秋节礼物,希望她能战胜病魔恢复健康,往后的每一个中秋节都能和家人团圆。作为一位母亲,更能体会小患者父母的那份救子心切,希望自己可以帮助小患者,也让自己的孩子从小有一颗乐于助人的爱心”。
为了以最好的状态顺利完成捐献,她在等待捐献的日子里主动调整生活作息,由于体重偏瘦,还专门制定了一份“增重计划”,只为把质量最好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给小患者。年轻的喻丰对捐献过程中的针刺有些胆怯,但她坚定地表示,与换取一个生命重生相比,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最终在家人的祝福中顺利完成捐献。在给小患者的鼓励信中她写道:“亲爱的孩子,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你,这是我们的缘分,也是我的幸运,希望你康复后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健康快乐地生活学习”。
奉献真挚爱心,只为生命续航。在身边的人看来,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但谈及此事喻丰非常低调,她希望能通过分享亲身经历让更多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引导更多的人也投身到这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中,用初心使命承载生命希望,用责任担当呵护千家灯火,用无私大爱守护万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