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固原市红十字会 > 核心业务 > 造血干细胞捐献 > 正文
“红十字风采”专栏——致敬捐献者
2025-06-13 10:13:00    来源:宁夏红十字会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落实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部署的开局之年,也是自治区红十字会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全面谋划未来五年工作的关键之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致信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自治区红十字会于近期在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红十字风采”专栏,集中展现100例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志愿者、会员以及捐献者、捐赠人的突出贡献和感人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文明新风尚。

生命时速
-宁夏第139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吴兆斌先进事迹-

在宁夏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历程中,2024年7月是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光,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在这里展开,吴兆斌的名字也因此被铭记。当时,一名血液病小患者的治疗陷入绝境,原本匹配成功的第一供者,因故无法捐献,而小患者已住进无菌仓,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急需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否则生命危在旦夕,情况十万火急。

面对这一紧急状况,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迅速反应,紧急启动宁夏志愿者吴兆斌,他是小患者此刻唯一的希望。宁夏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服务中心接到指令后,立刻开启加急流程,争分夺秒。银川市红十字会、灵武市红十字会积极响应,与宁夏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服务中心紧密配合,一场区市县三级的联动救援就此展开。

在这生命竞速的时刻,各方齐心协力,创造了令人惊叹的高效。工作人员们不辞辛劳,争分夺秒地协调各项事宜,体检、核查、沟通等环节紧密衔接,实现了当天体检当天出结果的奇迹。吴兆斌得知情况后,心怀生命至上的坚定信念,没有丝毫犹豫,放下手中正忙碌的生意,全力配合每一项安排。他深知,自己的一个决定,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拯救一个家庭的未来。仅仅4天,从接到通知到一切准备就绪前往采集医院,吴兆斌顺利完成了捐前所有流程,成功赶上了小患者原计划的移植时间。这4天里,他在家人的陪伴和支持下,内心始终保持着平静与坚定,奔赴这场与生命的约定。捐献现场,气氛庄重而温暖。吴兆斌静静地躺在采集床上,眼神中透露出温柔与坚毅,他知道,自己正传递着生的希望。采集结束后,他收到了小患者家长饱含深情与无尽感激的感谢信。信中,家长用最真挚的语言表达着对吴兆斌的敬意和谢意,字里行间满是对这位救命恩人的感恩之情,称赞他为世间至善的存在,是他们全家的大恩人。

吴兆斌的成功捐献,不仅挽救了小患者的生命,也创造了宁夏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宁夏速度”,他的事迹在当地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人们口中传颂的佳话。   

在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道路上,每一位志愿者都是一颗闪耀的星星。对于他们而言,最难能可贵的并非仅仅是当初采集血样入库的决定,而是在漫长岁月里始终坚守奉献大爱的初心。吴兆斌就是这样一位典范,他的无私之举,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到这项伟大的公益事业中,为更多在黑暗中挣扎的患者带来希望的曙光 ,让生命的奇迹不断延续。

贡献志愿力量 彰显青春担当

-宁夏第144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史雨轩先进事迹-

史雨轩,一位在大学校园里熠熠生辉的青年。他身兼数职,既是勤奋好学的在校大学生、尽职尽责的班长,也是永葆军人本色的退役战士。校园荣誉墙上,“优秀志愿者”的奖状多次出现他的名字,是师生公认的“公益之星”。自18岁成年起,他便开启无偿献血之路,累计献血2800毫升,用一袋袋鲜红血液诠释对生命的珍视。踏入大学校园后,史雨轩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第一时间递交入党申请书,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2023年,退伍后的他在一次献血活动中,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能为血液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便毅然加入志愿捐献者行列,此后无论家庭困难还是个人难题,都未曾动摇他救人的决心,默默等待着那通改变命运的“生命来电”。

2024年10月,来自红十字会的一通电话,让这份长久的等待有了意义。史雨轩被告知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全相合,面对工作人员询问捐献意愿,他目光如炬,语气坚定:“愿意!挽救生命、奉献力量,是我的荣幸。”在辅导员和学院领导的全力支持下,他迅速投入捐献准备。从高分辨检测到全面体检,每个环节都以军人特有的严谨细致积极配合;为保持最佳身体状态,即便学业繁重,他仍坚持规律作息、科学锻炼。注射动员剂期间,腰部酸胀、低热等不适症状接踵而至,他却始笑着对关切的工作人员说:“这点不适,和患者承受的病痛相比微不足道。”当采集正式开始时,他安静地躺在病床上,看着血液缓缓流入分离设备,眼神中满是温柔与坚毅。长达数小时的采集过程中,手臂麻木、身体疲惫不断袭来,他咬牙坚持:“我能行,早一点完成采集,患者就多一分康复的希望。”最终,史雨轩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他用热血诠释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军人品格。这份跨越山海、超越血缘的大爱,不仅为远方患者点亮生命之光,更在校园内外引发强烈共鸣。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他为榜样,传递爱心力量。

志愿之路漫漫,大爱永不停歇。史雨轩作为宁夏志愿捐献者群体的生动缩影,彰显着熠熠生辉的志愿精神。相信在这份精神感召下,会有更多人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行列,汇聚点滴善意成磅礴暖流,让生命的奇迹不断延续。